摘要:2025年4月29日,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成功召開,高質量數據集和數據標注主題交流活動作為系列活動之一,聚焦“推動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加快賦能人工智能發展”主題,圍繞數據標注、高質量數據集等熱點議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數據標注產業發展和高質量數據集建設路徑,并現場發布全國首批數據標注優秀案例。由省發展改...
2025年4月29日,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成功召開,高質量數據集和數據標注主題交流活動作為系列活動之一,聚焦“推動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加快賦能人工智能發展”主題,圍繞數據標注、高質量數據集等熱點議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數據標注產業發展和高質量數據集建設路徑,并現場發布全國首批數據標注優秀案例。由省發展改革委(省數據局)推薦,成都中醫藥大學申報的“AI數據標注助力中醫藥領域高質量發展”案例成功入選。
當前,中醫藥領域面臨數據資源分散、標注標準缺失、跨學科融合不足等挑戰。成都中醫藥大學聯合華為等合作伙伴,依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100余家醫療機構資源,整合中西醫結合病歷、影像資料、基因本草等多元數據,構建覆蓋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的全模態數據集(原始數據2411.76TB,清洗后4.7TB),并圍繞“出數據、出應用、出模式、出產業”四大目標,推動中醫藥AI技術落地應用。
通過建設120種優勢病種、1000個亞種數據集,收錄100+名老中醫臨床病案,形成涵蓋診療全鏈條的標準化數據資源體系。開發智能化標注平臺,實現“機器+人工”高效標注,數據交付準確率達98%,支撐10個以上專業AI模型訓練。
融合多尺度數據(單病種、全身、個體),突破中醫宏觀與西醫微觀數據對齊技術,開發慢性病管理、名醫經驗傳承等智能應用。打造AI輔助診斷、個性化治療方案生成系統,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診療水平,降低30%人工誤差。
構建中醫藥AI全產業鏈生態,推動智能藥物研發、臨床輔助決策等場景商業化,預計三年內帶動服務收入超200億元。支持30家四川中藥企業智能化轉型,降低研發成本40%,助力中醫藥產業全球化布局。
優秀案例的發布為全國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對于推動數據標注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省發展改革委(省數據局)將按照國家數據局促進數據標注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的總體要求,加快推動國家數據標注基地(成都)和首批省級數據標注基地建設,圍繞國省關于人工智能高質量數據集重點發展方向,聚焦文化旅游、醫療健康、交通運輸等我省優勢領域,鼓勵支持數據標注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為全省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提供高質量數據供給,為數字中國建設貢獻四川力量。